以年为单位计划,以日为单位行动 | Beads #78

David Segal 谈创业、失败和金钱

Hi,

我是 April,这是 Beads 给你发送的第 78 封邮件。

截至这封邮件发出前,Beads 的订阅量达到了 2284,比上周净增 11欢迎新订阅的朋友们!

我们下一个小目标是 2.5K+,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还请继续帮我们把 Beads 转发和分享出去,这对我们把这件事持续做下去将会有很大的帮助。你可以直接转发每期的邮件给朋友,也可以直接把 Beads 的订阅地址发给对方:https://beads.beehiiv.com

如果你对 Beads 有什么好的建议、反馈或者合作的想法,都非常欢迎联系我们,我们的邮箱是:[email protected],每封邮件我们都会及时回复。

同时,为了确保大家能够及时地收到 Beads 相关的最新信息,非常推荐你关注我们的 微博小红书Twitter(X)、Threads 账号。每期 newsletter 发送后,我们也都会同步社交账号提醒,另外我们也会在上面不定期分享一些其他的播客笔记内容。

之前我们在第 73360 封邮件中分享过 TKP 播客的内容,错过的朋友可以点击链接回看。

今天这集的嘉宾是 DAVIDsTEA Firebelly TeaMad Radish 三家公司的联合创始人 David Segal,想要分享这集的原因是最初被这集标题打动。

节目里 David 分享了他的成长和创业故事,以及他对企业经营、金钱、成功、失败、时间管理等重要话题的感悟和经验分享,让我们来看看这位成功的创业者身上都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David Segal 的成长背景和创业故事

David Segal 无疑是一位成功的创业者、企业家,他超强的执行力和对工作狂热的爱从他很小的时候就能看出些苗头。

有一次 David 想在自家后院建一个溜冰场 (skating rink),但因为后院太小被父母果断拒绝了,于是他准备自己动手。David 将最常见的装酸奶油 (sour cream,一种有鲜奶油和乳酸菌发酵而成的奶制品 ) 的容器洗干净再装满水,然后倒在后院的草坪上…… (哈哈哈哈)

在坚持了不知道多少个小时后,David 终于成功「逼疯」了父母,最终父母兄弟一起动手帮他在后院建了个溜冰场。

这种说干就干的精神被 David 更多地发扬在了工作上,他 14 岁就开始打工,炸过薯条也卖过球鞋。

但 David 在学业上的表现远不如他在工作上的,虽就读于位于加拿大蒙特利尔 (Montreal) 的麦吉尔大学 (McGill University),但一开始他更在意社交和玩乐,直到遇到那时的女友兼现在的妻子 Emily 才彻底转变。 Emily 是个学霸且酷爱泡图书馆,David 没办法只能跟着,这无形中帮助他培养了很多好习惯。

除了 Emily 之外,影响他的还有在 Montreal 的其他亲戚。

David 的曾祖父曾是魁北克 (Quebec) 乡下的一个小贩,后来白手起家;祖母的父亲曾创建了一家大型羊毛企业却在大萧条时期 (the Great Depression) 一无所有,又东山再起;祖父这边则创立了 Peerless Clothing 公司,是加拿大制造和进口定制男装的最大供应商,服务的品牌包括我们熟知的 Calvin KleinRalph LaurenHugo BossPierre Cardin 等等。

Peerless Clothing 公司从创立到成功的故事中也免不了掺杂一系列俗套的家族斗争的情节,最终祖父弟弟的养子接管了公司并让公司更上一层楼,而 David 的一位叔叔 Herschel Segal 脱离了家族企业自己建立了一家叫做 Le Château 的时装公司,也正是这位叔叔后来在 David 创业时给他提供了很多帮助。

大学毕业后,David 和 Emily 一起搬进了蒙特利尔的一个小小的地下室公寓里,那时期 David 想到了一个创业的点子,叫做「试衣间中心」 (Fitting Room Central),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计算人们在试衣间里「试穿衣服的数量」与「最终购买的衣服数量」之间的转化率 (conversion rate),来判断哪些衣服应该大量囤货,哪些衣服不应该囤货,以降低服装公司库存 (inventory) 滞销的风险。

听起来是不是有趣且合理?

Well, like “interesting” is a great word in a classroom, but it's a terrible word in business.

「有趣」这个词在课堂上是一个很棒的词,但在商业中却是一个很糟糕的词。

结果就是,David 想尽了办法也无法真正推行这个计划,最终只能在 Emily 的建议下暂时放弃这个项目,然后他联系 Herschel Segal 叔叔在他的店里找了份年薪 4 万加币的工作,此外他还特意买了巴菲特的书开始认真学习做投资。

有一天 David 走进一家位于蒙特利尔圣丹尼斯大街 (Saint Denis Street) 的一家茶叶店,他被店里的一切深深吸引了,加上从小到大对茶的喜爱,David 认定这就是学习了这么久巴菲特之后该做的正确的投资,于是在叔叔 Herschel Segal 的帮助下两人一起创立了 DAVIDsTEA

DAVIDsTEA 刚刚起步的一年多里情况并不顺利,好在一切都越来越好,直到 2016 年 David 将持有股份全部卖出时,公司已有 200 家门店,年度总销售额约为 2 亿。

之后 David Segal 又与 Shopify 的总裁 Harley Finkelstein 一起创立了 Firebelly Tea

与 DAVIDsTEA 稍有不同的是,Firebelly Tea 提供的是 100% 真实原材料的高品质茶叶,不添加任何调味剂 (flavorings),也杜绝防腐剂 (preservatives) 和添加剂 (additives)。

将创立两家公司时的情况相比较,David 说很多东西发生了改变,比如网络宣传平台以前是网站现在有 Instagram;以前是实体商店居多现在有 Shopify;同类品牌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了。

但有一样东西没变,那就是「质量」。

Everybody loves to talk about what's changing and disrupting, but I think it's also important to look at what doesn't change. And having a great quality product doesn't change. And I like to put my energy into that.

每个人都喜欢谈论正在发生变化和搞颠覆的事情,但我认为认清不会改变的事情也很重要。 拥有优质的产品不会改变,我喜欢把我的精力投入到努力做到这一点上。

茶对于 David 来说就是这样的存在,历史悠久,且优势与地位经过千百年的时间仍然稳固不变。

David Sagel 也想建立一个让人信任、有原则、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公司。

Well,目前来看,他做得还不错。

接下来的内容,我们来看看 David Segal 一路走来收获的重要经验和感悟。

企业家精神 (entrepreneurship) 与控制自己的心理 (manage your own psychology)

David 分享了他去年学到的最宝贵的一课:

Really that entrepreneurship is in many ways a personal journey disguised as a business pursuit. And what I mean by that is so much of it is managing your own psychology.

事实上,创业在很多方面都是伪装成商业追求的个人旅程。 我的意思是,这 (创业) 很大程度上是在管理你自己的心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在听别人的创业故事时,就像在看一部好莱坞电影,精彩刺激,但一生被压缩成了两个小时,而 David 说当你真正身处创业过程中时,时间要漫长得多,并且注定有高低起落。

高点可能比想象的高,低点也可能更低,所以学习如何跨过这些低谷,在度过糟糕的一天、一周、一月后仍能不被心态影响,不急着做决定,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是至关重要的,也是 David 一直在努力进步的一项能力,他在节目中分享了一些经验。

首先,照顾好自己真的很重要 (taking-care-of-yourself matters)。喝茶就很符合这点,能让 David 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并且有一种仪式感 (manage your psychology is routines and rituals)。

其次,正向训练和冥想 (mindfulness and meditations) 十分有用,可以让精神放松下来。

再者,多运动。

另外,工作时全心全意工作,休息时就好好休息和享受。David 本人就特别享受每周五晚上和妻子孩子的家庭时光。

还有一点是很多人缺乏的素质:要有耐心,以「年」为时间单位来衡量自己的进步。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时常感恩自己拥有的一切,感激生活,接受生命中的美好,毕竟 life's short。

以年为单位计划,以日为单位行动,以及避免象牙塔综合症 (Ivory-tower Syndrome)

作为一家企业的创建者和经营者,每天都要做很多决策,有些事需要尽快决定立刻执行,而有些则需要一周、一月,甚至一年才能最终看清该如何做,要怎么区分呢?

David 说他在做决策时会问自己两个问题:

  1. 如果我做错了,会有什么影响?我可以轻松恢复过来吗?

  2. 如果此刻我不采取任何行动,只是边等待边搜集更多相关信息,我会面临怎样的风险?

最后他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在如销售产品的选择、营销方式、产品未来发展方向等大事情上,需要多花时间搜集信息,晚点做决定;在例如发货、客户售后服务这些小事上,则需要一种强烈的紧迫感 (sense of urgency),尽快处理就好。

简单来说就是,每日关注有用的微观小事 (micro things),长时间的思考和决策留给宏观大事 (macro things)。

David 在这里强调说,对于每一位成功的创业者来说,注重细节 (be in the details) 也是很重要的。

The business happens at the transactional level. Any business, that's where it happens, where the money is exchanged for the goods. And I think often the bigger the company gets, we kind of forget that. But really, that's what it is. I mean, it's a series of small transactions that add up, but you need to continually get good at those small transactions. Those small transactions often require urgency.

业务发生在交易层面。 任何生意都是在这个层面发生的,任何金钱换取商品的地方都在这。 我认为公司规模越大,我们就越会忘记这一点。但实际上,就是这样。 我的意思是,这是一系列加起来的小交易,但你需要不断擅长处理这些小交易,这些小交易通常都需要紧急处理。

David 在 16 岁打工卖鞋时就是这么做的,他会学习各种与跑鞋相关的知识,尽可能与每一位进店的客人聊天,为他们提供服务,所以他当时的业绩超过了所有人。

But that's what a business is. It's, it's how do you get the people on the frontlines operating with urgency to add value to the customer and do that over and over again, and I think that's where the urgency really plays in, is sort of creating that culture where people care about their work and care about the customers that they're dealing with enough to service them quickly and efficiently.

这就是生意。 就是如何让一线人员紧迫地为客户增加价值,并一遍又一遍地这样做。我认为这就是紧迫感真正发挥作用的地方,就是创造出一种人们关心自己所做工作的,关心自己服务的客户并快速高效地为他们提供服务的文化氛围。

当然这里会出现一个常见的问题叫做:Will vs Skill,意愿 vs 技能。

也就是说工作能力强的员工并不想主动去关心客户的需求并服务客户,而愿意主动关心客户的员工工作能力又欠佳。

对此 David 表示说你可以教会一个人 skill,但你无法强迫 ta 的 will,最终还是需要些耐心,让一些人的技能提升,也让另一些人自己找到奋斗的目标。

以上所谈的都是关于注重细节,但事实上有不少人对此持反对态度,想用抽象思维 (abstraction) 来管理企业。

针对这样的想法,David 希望企业管理者们避免患上象牙塔综合症 (Ivory-Tower Syndrome),这是指高层管理者与底层工作人员之间、与客户之间信息脱节的情况,就像处在一个信号被屏蔽的塔里。

要避免象牙塔综合症,关键是要在管理上实现一种平衡,而想要实现平衡,则需要实施正确的流程和程序 (processes and procedures),尤其是对于大规模的企业或公司而言。

这些流程和程序既可以保护一线工作人员的自主创造力,维护他们独立决策的权力,让他们有灵活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又让领导者全面掌握公司的所有情况,但又不用事无巨细自己亲自上阵。

这种平衡至关重要。

I think what you stand for as a company should never change, but how you do things as a company should never stop changing.

我认为,作为一家公司,你所代表的东西永远不应该改变,但公司的处事方式不应该停止改变。

关于失败和对抗抑郁症

If you're afraid to fail, forget it. Go get a job.

如果你害怕失败,那就算了吧。去找份工作。

关于「失败」这件事 David Segal 似乎并不太在意,只当做是人生的一部分。失败有很多种形式,他在节目中分享了两种。

第一种是非常「干脆的失败」,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你就是失败了,没有继续坚持的必要,也没有重来的可能性,必须果断结束。比如之前提到的 David 想出来的试衣间的点子。

这种失败很常见,它往往让人变得谦虚、低调,想要好好学习为以后的成功做准备。

第二种是「长时间的反复失败」,也就是你将会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小挫折,但你仍会继续坚持,直到成功。比如 David 的第三个创业项目快餐店品牌 Mad Radish,从想要开店之初就遇到各种问题,开张之后又遭遇新冠疫情,后来几乎倒闭,David 曾一度想关店,但都一步步咬牙坚持下来,现在成为了加拿大健康快餐领域第一大企业。

这种失败会让创业者明白什么要做什么不要做,最后走上成功的领奖台。

Business is really hard. And that's why, you know, you have to be ready to keep showing up and you really have to love the journey of it more than the end result.

做生意真的很难。这就是为什么你必须准备好一直现身其中,而且你必须真心地更喜欢这段过程,而不是最终结果。

能够让一个人从数不清的失败中不断站起来的力量来自于「意义」,这个意义不是你可以赚多少钱,而是「为什么要做这件事」(why)。

David 说他卖掉 DAVIDsTEA 的股份后他患上了人生中最严重的一次抑郁症,因为之前他一直以为自己创业的目的是赚钱。确实,通过 DAVIDsTEA 他实现了这个目标,但在失去之后他的人生也跟着陷入混乱,失去了目标和方向。

他花了很多时间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目的,之后情况开始好转。

I had to really understand when it no longer becomes about the money, you really have to think about what you're doing and why you're doing it. You take away that factor that it allows you to drown out all the other things in life that are really important, like meaning and being able to really appreciate the journey. And I didn't really understand those pieces in my life early on.

我必须真正理解,当事情不再与金钱有关时,你真的必须考虑你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样做。 你去掉了这个让你淹没了生活中所有其它真正重要的事情,比如意义感和能够真正欣赏这段旅程的能力。 我早些时候并没有真正理解生活中这些重要的部分。

这时主持人 Shane 问了 David 一个问题:你想对那些此刻正深受抑郁症困扰的人说些什么?

David 回答说:

There is no shortcut for the work. Period. There's no magic pill, there's no magic elixir. It's about habits. You have to do things even when you don't wanna do them...... You have to get up and go for that run even though you don't want to. I mean, it's really easy when you've had 10 hours of sleep, and if the sun is shining and it's warm outside, it's really easy to go for that run or put on that smile or whatever it is. Like, you know, that's where it's easy. Where it's hard is it's when it, you know, you had six hours of sleep and you're not feeling great and you're feeling sluggish. And that's actually when you need to do it. The doing is what matters. And life just is like that.

很多事没有捷径,没有灵丹,也没有妙药,有的只有一种习惯。有些事即使你不想做,也必须做…… 即使你不想,你也必须起来去跑步。我的意思是,当你睡足了 10 小时,又恰好阳光明媚,温暖舒服,那么你要出去跑个步就是件很容易很开心的事。这就是容易的部分。而困难之处在于,你只睡了六个小时,感觉不是很舒服,很迟钝,这实际上才是你依然需要坚持出去的时候。做这个行为才是最重要的。生活就是这样。

简言之,在逆境中或低谷时更应该坚持去做那些对的事。每一天都可以是第一天。

了解过情绪病的人应该都知道,那些可怕的负面情绪时常会毫无预兆的反复出现,暂时没有一劳永逸的应对方法也没有一直顺利的应对过程,所以别太为难自己,大不了就重新开始。

We're human. You're gonna make mistakes. Like, you don't have to always get it right. You're allowed to slip up, but just keep restarting. There is no moment in life where everything's just perfect. Like life is dynamic. It's not static, right? It's you're always renegotiating with yourself and it is an ever-changing thing. And I think it's just how do you work on bringing the right attitudes into it each and every day.

我们是人,是人就会犯错,你不必总是做对,你可以犯错,但要继续重新开始。 生命中没有任何时刻一切都是完美的,生命是动态的不是静止的,对吧? 你总是在与自己重新谈判,这是一件不断变化的事情。 我认为重点是你每天该如何努力将正确的态度带入其中。

关于金钱、向巴菲特学习

2016 年 David 卖掉了在 DAVIDsTEA 的股份后获得一大笔钱,于是 Shane 问他「关于钱,他有哪些希望自己早点知道的感悟?」

No.1, money can't buy meaning.

第一,钱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但买不来意义。

David 在节目中引用了英国散文家 Joseph Addison 曾说过的一句话:

Three grand essentials of happiness in this life are something to do, someone to love, and something to hope for.

获得人生幸福的三要素是:有所为,有所爱,有所期盼。

钱对此是有很大帮助,但我们每个人都要去寻找更深的意义,让自己活得更津津有味的意义,对 David 来说就是创业,不过也正如前文提到过的,他奋斗的目的和意义早就不仅仅是赚钱了。

There is no one way. There is no one story. You can always find a story that validates your narrative.

人生不止一条路,人生也不是一个单一的故事。你总能找到一个故事去验证你自己的叙事。

听到这句话时我突然想到最近几年我听到的最多又最讨厌的几句话之一,叫做「到了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事」,例如女生三十岁前就该结婚,三十五岁前就该生孩子,生孩子就该生三个等等。

人生不止一条路可走,也不止一个故事可以对他人说,你不会太老,也不会太年轻,不会太不自量力,也不会太自以为是,你只是需要不断重塑自我 (reinvent yourself),开发出更多可能性。

If you're playing for validation from others or you're playing for external success and you're never gonna have the full fulfillment that you get from your achievements in life.

如果你是为了别人的认可而努力,或者你是为了外部的成功而努力,那么你永远不会从生活的成就中获得充分的满足。

至少 David 本人目前对于获得自我的「内在认可」 (internal validation) 比对获得外界认可要重视得多,这也是他这么多年学习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之后最大的收获之一。

在 David 看来,其实很少人能真的不在乎其他人的眼光和评价,但巴菲特可以做到,虽然他做的决策并不算多,但每一次都能展示出他本人不可撼动的决心 (conviction)。

另外让 David 赞叹不已的是巴菲特的表达能力,他总是能将一件很复杂的事情用最精准简洁的话表达出来。

最后一项少见的品质,也是上面我们提到的,就是巴菲特的耐心,他在一件事上坚持等待的时间总是长于大多数人。

其实 David 所说的巴菲特有用的品质并不是稀罕,我们都知道这些很重要,但或许将普通人与成功人士区分开的关键就在于,他们是真的做到了,做到可比知道要难得多了。

关于时间管理

和众多创业成功者一样,David 每天都非常忙,有两家企业要经营,还有一档播客节目要主持,工作结束后要陪伴妻子和三个孩子...... 他在节目中分享了高效的时间管理秘诀,我来总结一下:

  • 早睡早起。晚睡会容易造成焦虑,同时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

  • 早上抽时间锻炼身体

  • 周一至周五处于战斗状态,认真工作。除周五晚外,每天工作至晚上 8-9 点,结束后彻底关掉手机一段时间陪伴妻子和孩子

  • 周五晚上至周六晚上是放松时间,也用来陪伴妻子和孩子,跟工作有关的活动仅限于阅读、做笔记

There's working in the business and working on the business. I like to take my weekends if I'm gonna work, to work on the business and not in the business.

为公司拓展业务和在公司工作是有区别的,周末我一般休息,如果实在有事要做,我会做一些对未来发展有益的业务,而不是去公司里待着上班。

生活中还缺少的东西

Shane 问他「你目前的人生中最缺什么?」(What's missing most in life right now?)

David 的回答是「什么都不缺」 (nothing)。

如果非要缺点什么的话,大概就是缺少更多可能性吧。

I think what's missing is just more. More life, more embracing the journey, more being able to take it all in without feeling less then, Like a, you know, like a failure, more being able to just appreciate all the good that's in life versus constantly perseverating on what's difficult or missing or bad. Life is short and it should be celebrated. It should be elevated.

我认为缺少的是「更多」。 更多的生活,更多的拥抱旅程,更能够接受一切而不感到不足,就像接受失败,更多地能够欣赏生活中的所有美好,而不是不停地纠结于困难、缺失或糟糕的事。生命短暂,应该庆祝,应该进步。

David 希望我们知道,一个人所拥有的多少都是相对的,总有人什么都不缺,也总有人一无所有,看待这个问题的角度最终由我们自己决定。

如果你只看到得到苦难,那生活就是痛苦的,如果你像 David 一样总能从不同角度看见生活的美好,那么你也会和他一样即使住在地下室身无分文也觉得很幸福。

但话说回来,这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不断的练习,所以 everybody,一起努力朝着更广阔的、自由的、美好的生活一步步前进吧!

关于成功

节目中最后一个问题「成功对你来说是什么?」(What is success for you?)

小时候 David 的父亲常对他说「你就像一台用两个气缸运转的八缸发动机。」(David, you're like an eight cylinder engine operating on two cylinders. )

那时他不懂这句话的意思,现在他明白了。

成功之于 David 就是,当他某天回头看的时候,不想看到自己曾经没有拼尽全力,不想自己没有努力发挥出所有潜能。

不是每个人都是 Michael Jordan,Warren Buffett,每个人的起点和终点都不一样,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对于「我自己」这个独一无二的个体而言,你能不能在老了坐在摇椅 (rocking chair) 上慢慢摇的时候对自己说一句:

I didn't shortchange myself. I didn't not show up for myself.

我从未亏待自己。我一直在为自己挺身而出。

Ok,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我们永远都可以为自己挺身而出!

See you next week!

April@Beads

往期精选

关于 Beads

很多好东西,你都听不到。Beads 是一个专注分享国外优质播客内容的双语 newsletter,为你提取、总结、延伸那些 90% 的人听不到的、隐藏在声音里的一手信息、观点、知识、经验、趣味和审美,和你一起拓展认知视野。北京时间每周一上午 8:30 发送。(*不出意外的话)

你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找到、关注我们的最新动态:

微博:@BeadsLetter

小红书:@BeadsLetter

Twitter (X): @BeadsLetter

Instagram: @beadslettterx

Threads: @beadsletterx

Beads is a proud member of Marcast.

说明:以防走失,除了上述 Beads 的各个社交账号,也欢迎你扫描关注上方 Marcast 厂牌公众号,每隔一周或两周,我们也会选择性的把 Beads 的内容同步过去。

See you everywhere!

Reply

or to particip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