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与爱、5C 决策模型、相亲的选择困境 | Beads #24
当我们面对人生中的那些重大选择

Hi,
我是程程,这是 Beads 给你发送的第 24 封邮件。
截至这封邮件发出前,Beads 的订阅量达到了 708,比上周增长 23,欢迎新订阅的朋友!
我们 700+ 的订阅小目标已达到,下一个小目标是 1000+,所以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还请继续帮我们转发分享,让更多人来订阅 Beads:https://beads.beehiiv.com/
如果你有任何的建议和想法,欢迎给我们来信:[email protected],也欢迎关注我们的微博和 Twitter 账号 @BeadsLetter,随时与我们互动。
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内容来自播客 Modern Wisdom 的单集 How to Make Life's Biggest Decisions
Modern Wisdom 是由英国人 Chris Williamson 主持的一档播客节目,探讨诸如心理学、健康、财务、哲学和个人发展等方面的主题。这档播客在 2018 上线,目前已经拥有了大量的忠实听众,你也可以在 YouTube 上订阅 Chris 的频道。
这期节目的嘉宾 Abby Davisson 在美国服装品牌 Gap 做高管,负责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决策 (ESG)。同时,她也是个作家和职业发展教练,主要研究决策模型,她也曾在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过相关主题的课。
本期对谈主要是针对她今年刚出版的书 Money and Love: An Intelligent Roadmap for Life's Biggest Decisions 而展开的。
大家的生活中一定也面临过各种各样需要做决策的时刻,比如选择哪份工作,去哪个城市生活。那么今天通过这期节目,我们想跟大家一起重点看看,大家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该怎么兼顾物质和感情,金钱 (money) 和爱 (love) ,从而更好地做出决策。

做决策需要兼顾头脑 (head) 和心灵(heart)
生活中,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做决策带来的压力巨大,于是选择拖延,推迟做决策的时间。
不做决定也是一种决定 (not making a decision is a decision),但是拖延逃避可能会让人更焦虑 (stressed)。
我也有过做决策拖延的情况,这种时候就很希望学校里教过怎么做决策这门课。
那么我们来看看曾在斯坦福大学教过课的 Abby 是怎么说的吧。
Abby 首先谈了下常见的做决策的思维误区,就是以为 物质/金钱 和 情感/爱 是两码事 (conventional wisdom teaches us that money and love are two separate things)。
设想一下,你现在面前有两个决策需要做,一个是你要不要接下眼前的新工作 offer,另一个是应该选择和谁进入亲密关系。
乍看起来,这两个决策一个关于 money,一个关于 love,你觉得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否相同呢?
Abby 认为,在做任何决策过程中,把物质和情感因素完全分开是错误的。
Any big decision has a component of money and a component of love to it. If you are ignoring one of those big realms, you are missing part of the picture.
任何重大决定都涉及到物质和情感。如果你忽略了其中一个方面,你做出的决定就会有一些缺失。
很多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相关书籍都告诉我们,人在做决定时,有两个主要的因素起作用:头脑 (head) 和心灵 (heart)。 我觉得 head 和 heart 可以分别对应 Abby 所说的 money 和 love。
「头脑」 指的是决策制定的逻辑和理性方面,而「心灵」则指的是情感和直觉方面。
头脑通常与分析性思维和使用数据相关联。这种决策制定通常更客观,往往需要权衡利弊以得出逻辑结论。
另一方面,心灵与主观感受和情感相关联。它涉及倾听我们内心的直觉,相信我们的本能。这种决策制定更加主观,通常涉及冒险和追随我们内心的热情。
虽然头脑和心灵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但最有效的决策制定通常涉及两者的平衡。
那么有没有一个决策模型可以兼顾头脑和心灵、让我们做出可信赖的决定呢?
5C 决策模型
Abby 提出了一个可以参考的思维模型,我们把它叫做「5C 决策模型」,它包括 5 个方面:
理清你的价值观和欲望 (Clarification)
与最重要的人沟通 (Communication)
拓展你的选项 (Choices)
向信赖的人咨询 (Check-in)
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现实结果 (Consequences)
其中,Abby 认为第一步「理清」 (Clarification) 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做好它,那就会阻碍我们做出好决策。
那么 Abby 口中的「理清」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我的理解 Clarification 在这里是指「理清我们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欲望」,有哪些是我们自己想要的,又有哪些是社会规训或者身边的人投射给我们的。
The big part of being successful in Clarification is untangling what you want from all of those other influences and just tuning into what is important to you.
理清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梳理清楚出哪些是你自己想要的,哪些欲望是受其他东西影响的,只关注对你来说重要的事情。
针对这一点,主持人 Chris 也推荐了一篇他很喜欢的文章,来自 Kyle Eschenroeder 在 2017 年写的 What do you Want to Want。
文章的主要观点是我们需要了解自己欲望的源代码,并确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get down to the source code of your desires and work out what you want to want)。
这个时候有人可能好奇,就算我们知道了自己内心真实想要的东西,但是还有这么多未知的信息,我们怎么能保证在有限的信息下做出好的决策呢?
Abby 建议不要只考虑短期利益,也要考虑决策的中期和长期影响。
她在节目中举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她想劝说 9 岁上四年级的儿子转学,小孩子不愿意离开熟悉的学校和环境。但作为妈妈,她安慰儿子说虽然短期来看,刚转学的第一年面对新环境,可能会有很多不习惯,但是从中长期来看,之后的几年就不用再换学校了,因为在新学校他一直可以待到初中。
所以跳出舒适圈后,短期可能会带来诸多不习惯,但在中长期来看可能会对我们的发展更有益。做决策也一定要拉长时间维度来全面考虑。
可是有时候考虑过多也可能让人进入另一个误区,分析瘫痪 (Analysis Paralysis)。
Analysis Paralysis 指一个人或组织过度分析,导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inaction)。
不采取行动也是有成本的,因为它可能导致错过机会,浪费时间和资源。
Abby 认为,如果按照 5C 决策模型的流程 (process) 来进行思考,我们就有可能避免进入 Analysis Paralysis。
比如 5C 决策模型的第二步沟通 (Communication) 就可以起到很大帮助。
重要的对话 (Big Conversations)
良好的沟通是聆听对方,也是为了接下来进行有效对话而暖场 (good communication is listening, and it's about setting up the conditions for a good conversation)。
Abby 提到她从多年的研究中学到一件事,那就是对话的时间和地点 (when and where) 有时候比对话内容 (what) 更重要。
比如,千万不要在晚上睡觉前刷牙的时候突然告诉你的伴侣你想要搬家了,或者是在要送小孩出门上学时扔下什么大新闻。
就算对方是我们经常见面的人,在进行重要的对话时 (big conversations),我们最好和对方正式地预约一个时间进行对话。
Making an appointment with that person which can seem weird if they're the person we see all the time, but you have to make sure you're both mentally in the right place to have the big conversation.
如果对方是我们经常见到的人,与对方约时间谈话可能会显得很奇怪,但是我们必须确保对话双方在心理上都准备好了,才能进行重要的谈话。
除了正式约时间,选择谈话地点也很重要。
Abby 建议重要对话不要在家中进行 (leave the place that has all the day-to-day stresses)。
比如她和丈夫经常在外出爬山时谈论家庭需要做出的重要决定,既看到了美丽的风景,也激发了自己从不同角度想问题。
总结来说,沟通中常被我们忽视的两个要点:
对话发生的时间和环境
当对方分享他们的想法时,要真的认真倾听对方 (really listening to the other person when they share what they're thinking)
Abby 还介绍了 5C 决策模型的剩下几个步骤,它们也是相互关联的。
利用身边资源 (check-ins),给自己多一些选项 (choices)
有时候我们误以为做决定都是二选一 (binary),只有两三个选项可供选择。但是,我们如果和家人朋友或者可信赖的人进行交流后,很可能会发现我们其实有更多选择 (checking in with friends and family and trusted resources allows you to generate more options that get you out of that tunnel vision)。
Abby 说了个她在新冠期间的故事:
因为需要在家上班,她想要更大的办公空间。一开始她只想到了可以搬家搬到一个更大的房子,不过在跟别人聊天咨询他们的解决办法后,她发现还有另一种路径也可以拥有更多办公空间:在家之外的地方租一个办公室。
谈钱不伤感情
除了 5C 决策模型之外,节目中还花了很多时间探讨亲密关系中需要做的各种决策,比如金钱对感情的影响 (money concerns influence our love decisions)。
Abby 认为在做出走入婚姻的决策时,是需要考虑对方财务状况的。很简单的一个例子是,我们肯定不希望和一个负债累累的人进入婚姻。
对女性来说,还需要考虑事业,因为社会默认女性需要承担更多照顾家人的责任 (care-giving),那么女性的事业就可能会受影响。
比如新冠期间,美国很多女性暂时停止了工作,以便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照顾因学校关闭而不能去学校上课的孩子。
所以在进入一段亲密关系后,尽早谈论金钱和财务状况是很有必要的。这也属于上文提到的重要对话 (big conversations),可以直接带来两个好处:
帮助我们评估双方是否合拍 (compatibility)
在分享各自对人生和事业的期望时,我们向对方展现自己脆弱的一面 (vulnerability) 可以让彼此更亲近
那么还有哪些重要话题是刚进入亲密关系时也建议双方一起探讨的呢?
职业追求,对事业有多大的野心?
是否想要孩子,如果想要的话什么时候生,想要生几个?
债务状况,会在什么事情上花费大量的金钱?
如果成立家庭,想要住在哪里?
Abby 的建议是,谈论以上这些话题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清楚,如果和这个人一起生活的话,我们自己需要做出哪些妥协 (tease out the trade-offs and the compromises that you might have to make)。
比如对方是一个很喜欢车的人,每隔几年就想花钱升级一下座驾,这可能就意味着我们自己要减少旅行预算。
Abby 还建议这些对话越早进行越好,虽然刚进入亲密关系就开启这些对话会让人觉得很有挑战,但是推迟这些关键对话的后果可能是付出了巨大的时间和感情的沉没成本后,才发现双方不合适,这个时候再做出分开的决定可能会更痛苦。
相亲的选择困境 (paradox of choice)
现在很多人用网上交友软件 (online dating) 认识新朋友,左滑右滑真的能滑到真爱吗?
Abby 提到,她在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同事 Baba Shiv 观察总结出了常见的两种呈现选择模式:
逐一呈现 (sequential choice):最典型的就是交友软件,用户可以一直选择下去,认为真爱可能就是下一个人
同时呈现 (simultaneous choice):比如在一个月内,家长安排自己同时和几个人相亲,在和他们所有人相处后,最后选择相处最舒服、最能聊得来的那个人
很多例子表明,simultaneous choice 的选择者往往集中于当前的选项集,将它们相互比较,然后选择出一个最让自己开心的。
而 sequential choice 的选择者往往会想象出更好的选项,并希望它会出现。这种对最佳选择的持续追求会带来希望感,但一旦后续体验不够好就会削弱希望感,反而导致较低的满意度。
不过生活中大部分选项都不会同时呈现,有没有什么思维模型可以让我们在逐一呈现的选项中也能做出好选择呢?
我联想到一个之前看到过的 37% 理论 (37% rule) :
如果有 100 个选项可供我们选择但它们只会逐一呈现的话,不管多好,我们应该观察并放弃前 37 个选项,以观察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然后,从被放弃的前 37 个中选择最佳选项作为基准,从第 38 个选项开始,只要任何一个后续选项超越了前 37 个里的基准选项,就可以毫不犹豫地选择它,因为它大概率会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下一次需要从大量备选项中做出选择时,不妨借鉴一下这个理论。
生活中其他需要做决策的情景
在节目的最后,Chris 和 Abby 还列举了很多其他常见的生活中需要做出的重要决定,以及我们都应该提前做好哪些准备 (things to consider):
结婚:签署婚前协议 (prenups)
生育:和另一半协商有孩子后如何分配家务 (division of labor),并定期复盘 (check in regularly)
离婚:找一个离婚问题心理咨询师 (therapist)
搬家到一个新的城市:在做出搬家决定前,先到那个城市租房子住一个月,积累实际居住体验,并和其他从别的城市搬过去的朋友咨询,有没有什么是他们搬过去之前就希望知道的事情 (what they wish they had known before they joined the community)。
人生中我们可能会做出无数个选择,可能谁也没有办法保证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是最优的,但是明确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和亲人朋友沟通交流,尽可能全面地收集信息,还记得 Beads 第二封邮件中也提到的「S 大法」吗,也是类似的道理。同时,出于理性和爱做出选择,那么我们大概率也不会做出很差的决定。
而当 Abby 被问到人们最容易对什么决定感到后悔,她回答说「不去做事情,不去冒险,不去尝试你一直想做的事情」 (not doing things, not taking risks, not trying something you’ve always wanted to)。
希望大家从今天开始,都可以有勇气和自由去尝试自己一直想做但未做的事情,解锁人生新体验。
See you next week.
程程@Beads
About Beads
很多好东西,你都听不到。Beads 是一个专注分享国外优质播客内容的双语 newsletter,为你提取、总结那些 90% 的人听不到的、隐藏在声音里的一手信息、观点、和知识,和你一起拓展认知视野,每周一上午发送。
微博:@BeadsLetter
Twitter:@BeadsLetter
Email: [email protected]
Beads is proudly brought to you by Marcast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