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ads
  • Posts
  • 我从红杉资本创始人身上学到了什么 | Beads #22

我从红杉资本创始人身上学到了什么 | Beads #22

自我认知、核心动机以及杀手基因

Hi,

你好,我是程程,新加入 Beads 团队的写作者,坐标美国硅谷,从事 tech 行业。今后我会和团队的其他成员一起,持续地为你分享好内容。

这是 Beads 给你发送的第 22 封邮件。截止这封邮件发出前,我们的订阅量达到了 652,比上周增长 48,欢迎新订阅的朋友。 我们的下一个小目标是 700+,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还请多多分享给身边的朋友,这是对我们很大的支持。

也欢迎你关注我们的微博Twitter 账号 @BeadsLetter,随时给我们留言互动。当然,你也可以通过邮件的形式给我们反馈:[email protected]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内容是来自播客 Invest like the Best 的单集 Doug Leone - Lessons from a Titan

平时对创投圈感兴趣的朋友可能听说过 Invest like the Best 这个播客,它的主持人 Patrick O'Shaughnessy 是金融和投资领域中备受尊敬和有影响力的人物。

Patrick O'Shaughnessy 在一家量化资产管理公司 O'Shaughnessy Asset Management 做首席执行官,同时也是一名作者和播客主持人。他目前出版过两本书 Millennial Money: How Young Investors Can Build a FortuneWhat Works on Wall Street,他的播客 Invest like the Best 也被《华尔街日报》评为「你应该听的 5 个投资播客之一」。

在今天分享的这期节目里,Patrick 对话了知名风险投资机构红杉资本 (Sequoia Capital) 的合伙人 Doug Leone

先给不熟悉 Sequoia Capital 的读者介绍一下这家全球最有名的风险投资机构。

红杉资本 (Sequoia Capital) 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硅谷的风险投资公司。自 1972 年成立以来,它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投资了数百家公司。红杉在投资圈内是一家非常成功的公司,它的投资组合包括了苹果、谷歌、雅虎、劳斯莱斯、微软等知名公司。

2005 年,他们在中国成立了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投资组合包括阿里巴巴、拼多多、京东等多家知名公司,目前也是国内最大的几家风投公司之一。

这期节目的嘉宾 Doug Leone 也是相当厉害,Doug 是红杉资本的合伙人,1988 年加入,在 2012 至 2022 年间担任红杉的全球管理合伙人。他在硅谷的投资领域有着广泛的经验和领导力,他曾被《福布斯》杂志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风险投资人之一。

顺便推荐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红杉资本官网看一看,在它介绍团队成员的页面中,会给每个人附上一段他们的成长故事,以及他们的人生信念或者投资理念,读来非常有趣。比如在介绍 Doug 的页面中,就有一句他的人生信条:

I would like to be known as a person who cared deeply. My epitaph should say 'he died a young man', as I am still a kid at heart.

我希望被人们认为是一个深情关怀的人。我的墓志铭应该写着「他死得很年轻」,因为我在内心深处仍然是个孩子。

言归正传,在这期节目中,Patrick 和 Doug 一起探讨了很多干货,我给大家选了三方面内容重点分享:

  • Doug 在红杉的职业成长和经历

  • 如何发现和激发创业者的核心驱动力

  • 对风险投资行业的从业人员有什么样的建议

如果大家对于 Doug 关于当下火热的 AI 有什么看法,和他如何建议创业公司做产品定位和市场营销等话题感兴趣的话,欢迎去搜索收听这期节目

从红杉创始人身上学到的

Patrick 首先跟 Doug 聊了聊红杉资本的创始人 Don Valentine

Don Valentine 在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从事技术工作,曾在半导体行业有多年工作经验。1972 年,Don 在硅谷创立了 Sequoia Capital,他被认为是风险投资的先驱之一,并对科技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他本人获得了许多奖项,包括 2003 年美国风险投资协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提起 Don Valentine 我首先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个小故事,一次 Don 参加一个公司的合伙人会议,会议中间这家公司的几位老创始人睡着了... Don 说他被这件事吓到了,在那一刻他意识到公司的老人不能赖着不走,这也对红杉的合伙人文化产生很大的影响:

当你退休时,公司不会崩溃,你只是为下一代让路。

He did not want to be one of the older folks that stuck around too long.

他不想成为那些老了还赖着不走的人。

那么 Doug 作为和 Don Valentine 一起工作过的员工,又会用什么词来形容这位创始人呢?

Doug 用了强硬 (toughness,也可以说坚韧,在节目中上下文的语境下,翻译成强硬可能更合适) 这个词。

有一次他和 Don Valentine 一起和创业者开会,在会议结束时,Don 用绿墨水写了一张小纸条留在在桌上 (Don 爱用黄色的便签纸和绿色墨水),是专门留给 Doug 看的,上面写了一句话:「Doug,不是一个合格的倾听者」(Doug, not fit to listen to founders)。

在职场,员工都会希望得到同事或老板给自己的反馈,以帮助自己提升职场能力。这张小纸条就是 Don Valentine 留给 Doug Leone 的实时反馈,而且在红杉,大家默认这就是你接下来 12 个月需要努力提升的地方。

写到这里我觉得爱用绿墨水写字的 Don Valentine 就像个人狠话不多的老板。

不仅是对下属,Don 性格里的强硬还体现在他对创业者的态度上,但这也和他当时所处的时代特征息息相关。

上世纪末,在互联网成为风口前,创业者多半是年龄在 40 - 50 岁之间、从半导体公司辞职创业,这些创业者的性格和如今互联网公司年轻的创始人非常不同,他们通常很有自己的看法且不容易改变 (opinionated)。

所以,作为上个世纪和创业者打交道的投资人,性格强硬一点有时候是好事。但是如果把投资人这种强硬性格放在现在这个时代,可能就会让创业者对这种投资人敬而远之。

除此之外,Don Valentine 给 Doug 留下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如何「软硬兼施」地管理公司和团队。

曾经 Doug 在红杉因为被同事评价为难以忍受的 (insufferable),差点被公司「扫地出门」,但是 Don Valentine 在这个时候显示出了对 Doug 的信任和耐心,他只说了句「给 Doug 多一点时间」,这也才有了后来 Doug 在红杉一步步成长的经历。

而这个也被 Doug 认为是别人对他做过的最友好的事之一。

Within that toughness, there was enormous support. I think that's the best way to lead and manage.

在那份强硬中,也存在着一份对员工的巨大的支持。我认为这是领导和管理的最佳方式。

这期节目另外一个很有趣的提问是,Patrick 敏锐地捕捉到了 Doug 在他人眼中性格的转变,从曾经的难以忍受 (insufferable) 变为了现在的魅力十足 (charming),于是他问 Doug是什么导致了性格转变。

Doug 回答说年轻时他被认为不是一个好的倾听者以及难以忍受,可能是因为年轻时偏好不惜一切代价地过度竞争 (over competitiveness)。

而现在,在变得成熟和多了些人生智慧后,他不再横冲直撞和不惜一切代价地做事,于是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也就更柔和了(smoother)。

在这个回答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 Doug 对自我认知的能力非常强,他说到其实不管是被别人认为难以忍受还是魅力十足,其实都不是百分之百真实的他。

I was not as insufferable then as I was viewed, and I'm not as charming now as I'm viewed. Just understanding what human nature is, everybody tries to position things and now the world is full of baloney and 3/4 of stuff you're reading is not true.

当时我并不像人们看到的那样令人讨厌,现在我也不像人们看到的那样迷人。我只是理解了人性,每个人都试图摆好位置,现在世界上充满了胡言乱语,你阅读的三分之二都是不真实的。

优秀的人都有很强的自我认知能力,我们也可以多多修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被外界的评价模糊自己的视线,保持淡然客观的心态看待自己。

发现创业者/合伙人的核心动机

认识 Doug 的同事朋友还会提到他的另一个突出特点,那就是能够从倾听中弄清楚别人的核心动机 (extremely good at sussing out a person's core motivation via listening)。

识人能力如此强的 Doug 会偏好于什么性格类型的创业者或者投资合伙人呢?

Doug 把他们总结为:

  • 与红杉的文化和投资方法相一致的投资者

  • 愿意冒险并有抗挫折能力的人

  • 那些非主流的异类人才 (outlier)

一般人在生活中见到「非主流」的人时可能会笑笑就过去了,但是 Doug 会想要研究明白(dig for that),他渴望弄清楚一个人是怎么看待自己在做的事情的,创业者是为什么要创业。

比如在面试创业者的场景中,经常会遇到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

一种是「我被招募了」(I was recruited by),有这种心态的候选人可能会这么描述:

「我已经在工作中躺平了,突然收到一通招募电话,我没有更好的事情可以做,于是我和对方公司聊了聊,然后我和他们谈判,他们给了我一个工作机会。既然我对现在工作不太满意,而且感觉无聊,所以我就决定去了。」

另外一种和这种「被招募」心态截然相反,也是 Doug 非常欣赏的情形是:

「我发现了一个我之前不知道它存在的市场机会。我打电话给了 7 到 8 家公司,最终发现了这家公司就是行业的领头羊。我主动联系这家公司,找各种方法来获得面试。我通过销售技巧获得了机会,并成功谈判得到了这份工作。最终,我接受了这份工作并开始了新的旅程。」

Doug 除了喜欢从面试候选人描述的细节中来揣摩核心动机,同时他也会用一些「杀手锏」问题来提问候选人,比如:

  • 你的成长经历是什么样的?你童年时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 如果有兄弟姐妹的话,用 3 个形容词分别介绍下他们和自己

  • 如果我们要打电话给认识你的人做关于你过去经历的背景调查的话,有哪些人会给你最好的评价?我们从哪里又可以得到不那么好的关于你的评价?

最后一个关于别人评价的问题其实显现出来的是候选人的自我认知 (self-awareness)。Doug 对于自我认知的定义非常精辟:

Self-awareness means breaking problems down to first principles and meaning using your experience to solve a new problem.

自我认知意味着用第一性原理拆解问题,并且能够利用你的经验来解决新的问题。

厉害的投资人都是跟各种类型的人都打过交道的,那么通常需要花多长时间能够彻底地了解一个人呢 (How much time do you think it takes, on average, to really understand somebody)?

Doug 提到几个他的偏好:

  • 不要安排只有 30 分钟的面试,面试时间需要更长

  • 如果要比较全面地了解一个人,至少要 2-3 个小时的交谈,再加上一顿晚餐

时长只有 30 分钟的面试没有意义是因为人们通常还没卸下防备,而加上晚餐是因为那个场合双方已经比较放松,你可以进一步观察对方是怎么描述事情和如何对待服务员的。

比如在 Doug 的眼中,如果一个人说「我总是喜欢在我的食物里加盐」,这可能会被他理解为这个人很固执,不愿意接受新的想法。

不管你是否认可 Doug 的这个推断,但是「日久见人心」,要全面了解一个人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时间的积累。

那有没有什么事是对 Doug 的行事风格造成了深远影响的呢?

Doug 说了他在惠普的第一份工作时的小故事:

当时他刚毕业,和另外两个 60 岁左右的同事负责纽约曼哈顿的销售,他们说好每人负责曼哈顿的一个区域,分给 Doug 的是 96 街以北。

在 1979 年,曼哈顿 96 街以北并不是治安很安全的区域,可是既然已经被分配到负责这一片区域,Doug 决定不放弃。

而意想不到的是,因为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 也在那个区域,Doug 认识了当时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计算机系主任的 Traub。Traub 主要研究 Linux UNIX 操作系统,还给 Doug 介绍了互联网的前身 ARPANET,这也对他此后的经历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个机缘巧合让 Doug 觉得只要不轻言放弃,逆境也可以找到新机遇和有好事发生。

杀手基因 (killer gene) 和孩子教育

Doug 在红杉有另一个合作紧密的同事 Mike Moritz。

Mike Moritz 也是个在投资界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他出生在威尔士,1986 年加入红杉,参与投资了几家重要的公司比如 Google、Yahoo、PayPal 等等。

在从事风险投资之前,Mike Moritz 曾是《时代》杂志的记者,也写了几本书比如 The Little Kingdom: The Private Story of Apple ComputerGoing for Broke: Lee Iacocca's Battle to Save Chrysler

Doug Leone 和 Mike Moritz 性格里有很多不同的地方,Doug 形容说在工作中,Mike 更像个 CEO,而他自己是 COO。

很好笑的是,Doug 还澄清他们俩并不算朋友,因为他们不会邀请对方到自己家中晚餐。但既然能共事这么长时间,一定也是有一些性格相似点的。

Doug 用「杀手」(killers) 这个词来形容他和 Mike Moritz。

We were killers. Not killers to make the most money, killers to get the job done, with one another from 1996 to 2012.

我们是杀手。不是为了赚最多的钱,而是在 1996 年到 2012 年这期间彼此配合为了完成工作。

Doug 还提到了他们性格中的杀手基因 (killer gene)。

杀手基因 (killer gene) 就是在生活中冒险,而不是停留在安全的平行轨道上 (parallel tracks)。那些有点绝望、只有一条路可走的人往往具有成功的「杀手基因」,而他们就是红杉喜欢的人。

Doug 还有一个观察,在美国教育系统下长大的人更容易显示出和杀手基因相关联的竞争性 (in-bred competitiveness),可能是因为美国教育很小就推崇和培养竞技体育人才。

Doug 在 11 岁时作为一个意大利移民后代来到美国,就读过的中学并不是大家眼中的好学校,比如他也会被人欺负扔进垃圾桶。而且当时他的中学允许带刀和枪,听着很不靠谱... 但 Doug 说也是这段经历教会了他如何生存。

That really teaches you to survive. It teaches you respect. It teaches you street smarts because you are surviving every day in high school.

它真的教会了你如何生存,如何尊重。它教会了你街头智慧,因为你每天在高中都在学习生存。

当被问到如果有个按钮可以改变过去去哪所中学就读,Doug 会否选择去一个主流眼中的好学校呢?

他斩钉截铁地说不会改变,他相信经历艰难困苦才能造就强者,强者不是在轻松的时光里成长起来的 (It takes hard times to make strong people. Strong people don't make it from easy times)。

当然啦,不是建议大家都把孩子送去经常打架斗殴的学校,但是我们不必回避挫折和苦难。

现在家庭里的小孩子都养尊处优,那有没有办法在日常给孩子的教育中加入一点「挫折教育」呢?

Doug 在陪儿子打篮球的时候,会告诉儿子:

I will never let you in. And I will never be happier than the day that you beat me because you'll have earned it.

我永远不会让着你进攻到内线。当你打败我时,我会比任何时候都更开心,因为那是你自己真正赢来的。

如果正在读文章的你是一位家长,有时候不必担心孩子失败,我们想要的是既开心又想做成事的孩子。 (want kids that are happy and they want to do something)。

多问难问题

红杉资本这家公司一路走来也不是只有成功。

在 1999 年互联网泡沫期间,红杉曾面临财务困境。很多初创公司倒闭破产,导致红杉也负债累累。然而,他们没有放弃,而是削减了费用,并为投资者写下个人支票。他们还代表有限合伙人 (LP/Limited Partners) 重新进行投资,并设法将他们的基金从 0.3 倍增长到 1.9 倍的规模。

在这里给不熟悉风险投资行业的朋友们多介绍一下有限合伙人的概念。

有限合伙人 (LP) 是为风险投资基金公司提供资本的投资人。与管理基金投资的普通合伙人 (GP) 不同,有限合伙人是被动投资者,具有有限的责任,并不参与基金的日常运营。

LP 通常是机构投资者,如养老金基金、捐赠基金和基金会,以及高净值个人、家族办公室和主权财富基金。这些 LP 为风险投资基金提供了大部分资本,然后由普通合伙人用于对初创企业和早期公司进行投资。

那 Doug 作为在红杉工作的风险投资人和合伙人,他又喜欢与什么样的 LP 打交道呢?

总结来说就是:具有良好商业认知的长期主义者 (long-term thinkers with business sense)。

Doug 尤其提到一点建议,好的有限合伙人应该多问难的问题 (asking the tough questions),就像在销售一个产品时,那些爱问很多问题的客户看似很难搞,但其实他们才是参与度高的客户 (a customer who's asking the tough question is an engaged customer)。

其实我们更应该害怕那些不提问的客户,因为你不知道他们脑子里在想些什么。

所以我们可以在工作生活中都多多提问,说不定对方心里会非常感激和欣赏我们的问题。

简练又清晰地表达观点 (complete clarity)

Doug 还分享了一些实用的工作沟通原则。

投资人在工作中都会写投资备忘录 (investment memo)。

在红杉,评判能不能晋升为合伙人的一个重要考察点是,当你与大多数投资人意见相反时,你是否有勇气与良好的沟通能力来面对不同意见和说服别人。这个时候,投资备忘录就会起很大作用:

  • Doug 认为优秀的投资备忘录不必过长,比如 2-3 页的话能确保几乎所有人都会读完,可是如果是 30 页以上,那估计就没有多少人会真地读完了

  • 另外要注意结构化的清晰表达,首先抛出中心观点,接着是支持观点的论点和数据 (supporting data)

  • 和观点相悖的论点和数据也要写进去 (opposing data),这才是一份「诚实的」备忘录(an intellectual honest memo)

  • 在有了正反两面的论点后,结尾才可以主张「我认为 A 方面更重要,原因如下 3 点... 因此,我们建议进行投资...」

  • 当然了最后也别忘了附录 (appendix),也是需要简练地总结要点

Doug 在和 Patrick 的访谈中从始至终都在强调与他人沟通中清晰明了 (clarity) 的重要性。

如果一件事情跟别人讲述完,他们需要抓破脑袋或者去问 ChatGPT 才能弄明白,那说明我们表达得不够好。

用最简练的语言说清楚一件事情,这真的是一项我们都必备且可习得重要技能。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这期播客的干货实在很多,因为篇幅和时间有限,分享不全还请见谅。有空的话,推荐大家都可以去听一听这集节目。如有创投圈的从业人士发现小漏洞,也欢迎纠正和补充。

See you next week.

程程@Beads

About Beads

很多好东西,你都听不到。Beads 是一个专注分享国外优质播客内容的双语 newsletter,为你提取、总结那些 90% 的人听不到的、隐藏在声音里的一手信息、观点、和知识,和你一起拓展认知视野,每周一上午发送。

微博:@BeadsLetter

Twitter:@BeadsLetter

Beads is proudly brought to you by Marcast Media.

Join the conversation

or to particip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