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ads Newsletter
  • Posts
  • 产品的灵性、AI 的技能熵增、以及为什么你应该追求一体性 | Beads #155

产品的灵性、AI 的技能熵增、以及为什么你应该追求一体性 | Beads #155

Wholeness as the north star

In partnership with

We don’t do “business as usual”

The world moves fast, but understanding it shouldn’t be hard.

That’s why we created Morning Brew: a free, five-minute daily newsletter that makes business and finance news approachable—and even enjoyable. Whether it’s Wall Street, Silicon Valley, or what’s trending at the water cooler, the Brew serves up the context you need in plain English, with a side of humor to keep things interesting.

There’s a reason over 4 million professionals read the newsletter daily—and you can try it for free by clicking below!

Hi,

我是李马克,这是 Beads 给你发送的第 155 封邮件。

1936 年,美国匹兹堡的百货大亨 埃德加·考夫曼 (Edgar Kaufmann Sr., 1885-1955) 在滨州的熊跑溪 (Bear Run stream) 买了一块地,聘请了当时美国最有名的建筑师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Frank Lloyd Wright, 1867-1959) 为他设计一座瀑布上的房子。

赖特是一个拖延症比较严重的建筑设计师,当年他 69 岁,手上的几份合同都拖延了快三年。在接下考夫曼的设计委托后,他什么也没做…

时间过去了九个月,赖特没寄草图、没打电话、没任何消息。考夫曼怒了,决定空降到他工作室当面和他解约,一路开车 140多公里飙到赖特在威斯康星的 Taliesin 工作室 (考夫曼的儿子曾在赖特的工作室学习)。

半路上,考夫曼给赖特打了一个电话说:我来了,准备给我看设计进度!

挂掉电话,赖特马上拿出图纸和工具,开始作图。

两个小时后,等考夫曼开到工作室,赖特已经把设计图画好了,还给这个建筑起了一个名字叫「流水别墅」(Fallingwater):

Fallingwater 别墅在 1938 年建成后,很快就成为了一个美国标志性的建筑作品,后来也被《时代》杂志评为 20 世纪最伟大的住宅。1963 年,考夫曼的儿子把这座建筑捐给了滨州一家 NGO 组织,成了一个著名景点,可供游客参观。

当时在赖特工作室的同事说,赖特在两个小时内画完设计图纸的故事是真的,不过我觉得这也是一个酝酿很久之后的结果,最后他只是在 2 个小时内把那个想法画了出来。

赖特一向倡导一种「有机建筑」(organic architecture) 的设计思路。看到赖特设计过的建筑,你会感觉这个房子就像从那个环境中长出来的一样,每一根梁,每一面墙,每一块地砖都非常考究和环境的和谐。这也是为什么赖特的很多处建筑作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原因。赖特也影响了后世很多的设计师。

Wholeness,一体性,完整性,是赖特建筑的非常明显的一个特征,这背后体现的是一种 big idea。而我们看到的作品,就是这个 idea 显示出来的一个结果,所有元素和谐搭配,拿走或替换其中任何元素都会让其显得别扭。

当我们看到一个好的作品、好的产品时,我们感受到的美或者惊叹,其实就是对这种一体性的生理反应,比如最初看到乔布斯时代的苹果产品一样。

上周我在一集播客里听到一家软件公司的创始人聊到赖特对他的影响,他也在节目里分享了过去 26 年间做产品和经营公司的经验和心得…

Falling Water

升级成为 Beads 年度会员

欢迎付费成为 Beads 会员,解锁往期和收取未来所有内容。 这也是支持我们持续为你提供高价值信息的最好方式。

Already a paying subscriber? Sign In.

成为会员你可以:

  • • 解锁往期所有内容 (网页版)
  • • 收取未来所有内容 (Newsletter + 网页版)

Reply

or to particip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