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ads Newsletter
  • Posts
  • 超越防御: 自我疏离、价值确认和故事的渗透 | Beads #148

超越防御: 自我疏离、价值确认和故事的渗透 | Beads #148

如何更好地接受和给出建议

In partnership with

Receive Honest News Today

Join over 4 million Americans who start their day with 1440 – your daily digest for unbiased, fact-centric news. From politics to sports, we cover it all by analyzing over 100 sources. Our concise, 5-minute read lands in your inbox each morning at no cost. Experience news without the noise; let 1440 help you make up your own mind. Sign up now and invite your friends and family to be part of the informed.

Hi,

我是李马克,这是 Beads 给你发送的第 148 封邮件。

如果你有看过美剧《熊家餐厅》(The Bear) 的话,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第四季开头一场大家在餐厅里开会的戏:

主厨 Carmy 的叔叔 Jimmy 带着老友 Computer 来到餐厅,给他们立了一个倒计时时钟,1440 小时之后,要求他们把餐厅关掉。因为叔叔 Jimmy 在其他地方投资失败,这个餐厅也是他投资的,他不能让这家餐厅再这么继续亏损下去。

而就在前一天,芝加哥当地的一份报纸上发表了一份来自专业美食评论家对 The Bear 这家餐厅的差评,全餐厅的人情绪都非常低落。

开会中间,Carmy 的表哥 Richie,也是这家餐厅的大堂经理,从门外进来说了一段话,大意是:我也看了那份评论,一开始我觉得里面都是些胡说八道,但当我冷静下来,抽了一支烟,再读一遍之后,我发现那篇文章里有很多的真相 (truth)。我做得确实不够好,那为评论家来了餐厅 3 次我都没有注意到,我非常非常抱歉,我应该为这次事件承担责任,没有其他借口…… (虽然接着他们又吵了起来)

Richie 这个角色在前三季经历的个人转变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如果是之前,他是绝对说不出这样的话的。Richie 平时是一个性格暴躁、情绪很不稳定的人 (他们一家人都这样),按他以往的反应模式,他是压根听不进去任何来自任何他人的建议的,即使那些建议是为了他好。

为什么要在这期开头要提这个剧情呢?

因为在此前,我从 Richie 的身上看到了一种非常明显的「防御性」(defensiveness),他总是用一种防御性的心态来面对外界给他的任何反馈和评价。而故事发展到第 3、4 季,你能明显感知到 Richie 整个人柔软了下来,面对外界的反馈也更加开放。

过去一周我听的一集播客里正好聊到这个话题:我们该如何降低这种内心的防御性,更好地面对外界的反馈和建议,获得更好的人生成长?以及,我们该如何更有效地向对方提出建议,让对方接受?

如果你也察觉到自己是一个「高防御姿态」的人,或者你要经常面对内心高防御的人,相信这期的内容能给你带去一些参考和帮助。

本期和你分享我们的老朋友 Hidden Brain 的最新一集节目 It’s Not My Fault!

这期的嘉宾是 Emily Falk,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她结合研究、个人经历和实验,给我们解释了防御的心理机制和一些克服策略。她今年也刚出版了一本书叫做 What We Value: The Neuroscience of Choice and Change

让我们看看她都有哪些发现。

心理防御的机制

Emily 教授在节目中说了她的一个故事。

一天晚上,Emily 的祖母来家里吃晚饭,她非常敬爱她的祖母,为了优先考虑祖母的感受,她把准备晚餐的任务交给伴侣,她还有两个孩子需要照顾,但是她还是抛下这一切,先去陪祖母到户外散步。

但是在散步途中,Emily 的祖母却对她说「我们并没有真正在一起共度时光」(We aren't really spending time together)。Emily 听到祖母这样说,心里立马升起了防御:这是什么意思?我们当然在一起!我忙着做饭照顾孩子,但还是出来陪你散步…

Emily 说她那晚很受伤,觉得自己已经尽力照顾大家,却被指责说做得不够。

可以回忆一下你最近一次的心理防御出现在什么时候?

我最近的一次,是女友对我要参加的活动给出一些建议的时候,我没有仔细听她想要表达的意思,而是立马做出了反驳。事后回想,她给出的建议是非常具有建设性的,当时的我没有听进去。

这样的时刻在生活里有很多,别人给我们提出一些建议,我们像似本能一样做出抵抗。

那这种心理防御产生的机制是怎样的呢?

我们的大脑有两个关键系统:

一个是自我关联系统 (self-relevance system),主要帮助我们区分什么是「我」或「我的」,什么是「非我」或「非我的」。

另外一个是价值系统 (value system),帮助我们评估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问题来了,这两个系统是高度重叠的。这就导致了当人们收到外部反馈时,倾向于将「我的」等同于「好的」,将「非我的」视为「不好的」。

这种交互就造成了一种心理偏见:我们认为与自己相关的行为或特质天然是好的,比如大多数认为自己是「高于平均水平的司机」,即使这和交通事故的数据完全相反。

所以,当他人提出批评,说你的开车技术不好,或者你并没有用心花时间陪我的时候,这不仅指出了我们的具体行为,还威胁到我们的核心自我认知「我是一个好司机」或「我是一个好孙女」。

也就是说,我们把外界的反馈和评价,与我们对自身形象的认知挂钩了起来,当外界暗示我们未能达到某项标准的时候,我们会感到整个「自我」受到了攻击。

因此,引发了我们的防御反应。

我们进化出这样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它好的一面,当别人攻击我们的时候,我们可以马上做出回击。但同时,它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让我们面对真正的好建议时,充耳不闻,甚至反驳。

如何降低心理防御

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降低这种防御反应,让我们面对好的建议时能够听进去,获得关键的成长呢?

自我疏离 (Self-distancing)

自我疏离,或者叫自我距离化,self-distancing,是一个很好用的工具。

用我们中国一句古诗来翻译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很多时候,我们无法真正看清自己,是因为你就是你,你在你的角色中无法客观地看待自己。

自我疏离的操作简单来说,就是把自己带入他人视角,成为自己的旁观者,降低对自我的关注,从而减少反馈对自我形象的威胁感。

Emily 教授和团队之前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让那些有酗酒问题的大学生想象一个喝得少的同伴的视角,来接收关于饮酒的建议。结果显示,相比自然反应组,采取他人视角的参与者饮酒量减少更多。

跳出你的庐山,成为局面的旁观者,用第三视角来看待当下的局面,通过减少自我关联系统的活跃度,降低反馈的威胁感,使我们更愿意接受他人的建议。

下次当收到反馈建议或者批评的时候,你就可以尝试以第三人称视角思考:如果这是别人的情况,我会怎么建议ta?

价值确认 (Values Affirmation)

这是一个需要动用你反思能力的工具。

价值确认,就是通过反思对你自己最重要、最核心的价值观,来增强自我韧性,降低对批评的防御反应。

防御心理尝尝因为反馈威胁到我们的「核心自我」而触发。价值确认让人放大视角,意识到一个错误不会定义整体自我,从而减少防御。神经科学也有研究显示,价值确认这个行为可以增强大脑价值系统和自我关联系统的激活,使人对后续建议更开放。

Emily 和研究团队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让那些久坐不运动的参与者先反思一下他们的核心价值观,比如有些人很重视家庭,有些人很重视和他人的连接;接着让这些有久坐习惯的人接受运动指导,比如告诉他们久坐会增加患癌症风险。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事先进行过价值确认的参与者组对建议反馈的脑区反应活跃度更高、更积极,也表示愿意做出改变。

但我觉得这个工具有一个关键点,它不是一个马上就能生效的工具,需要你日常就不断对自己的价值观进行确认。因为很少有人能在对方给你建议的当下,就能立刻先做一下自我反思,再去回应对方。

价值确认是一种练习。

自我的扩展 (Self-expanding)

防御心理是一种对狭隘的自我形象的保护。

而如果我们不断地扩展自我的边界和联结感,通过有目的感的行动、仪式、参与一些重大事件、体验一些超凡的体验,都能让我们感到与比我们更大的一个系统连接,从而减少对单一反馈或批评的敏感性。

比如,你的价值观就聚焦在自己能赚多少钱这件事情上,对比一个有「自我超越价值观」(self-transcendent values) 的人,你们两个人面对同样一个批评时,你的大脑产生的威胁反应就要比另外一个人活跃,你更容易情绪激动和防御。

因为你的目的仅仅是赚钱,而比如另外一个人的目的是服务他人,ta 拥有比你大的 purpose 和 meaning,ta 就不会因为这些反馈和批评产生多大的防御反应。

另外,多参与一些超凡体验的事件 (transformative experiences) 也是 Emily 教授提到的一点,这类体验可以让我们与他人产生更强的连接,产生一种人类社群归属感,从而增强我们的心理韧性。

总之,to find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让自己不会囿于狭隘的自我,让我们更谦逊。

冥想

Emily 也提到冥想的作用。

通过正念或长期冥想实践,可以帮我们放松「自我的界限」(bounded sense of self),增加对反馈的开放性。

如何更有效地给对方反馈

上面我们说的是面对外界的反馈和建议,我们该如何做来降低自我的防御性。

那你可能也经常要面对一些沟通的场景,面对那些高防御心理的人,我们该如何给到对方反馈,才能让对方更好地接受,把事情推进呢?

识别「核心特质」和「边缘特质」

上面我们提到的「价值确认」,把它反过来,就是一个很好的沟通工具。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核心特质」(core traits) 和「边缘特质」(peripheral traits),当我们的核心特质受到威胁时,我们的反应就会非常强烈,而边缘特质的反应就不会那么大。

我们举个例子,比如你的核心特质之一是有责任感,边缘特质是表达能力强,当别人批评你缺乏责任心的时候,你是无法忍受的,因为这动摇了你对自我的核心认知;而当别人批评你表达能力欠缺时,你会觉得对方说的有道理,我确实还需要训练一下沟通技巧。

再比如 Emily 提到一个自己的例子,她的研究团队有一名成员反馈说她每次 review 论文的速度太慢了过慢,已经影响到团队工作的推进,她接受批评并调整了工作计划。这里涉及的边缘特质可能是 Emily 的时间管理能力,而如果批评直接指向她的核心特质,比如你不是一名好导师,她可能就会更难接受,防御心理更强。

所以,当我们给他人建议时,我们也要通过平时的相处去察觉和洞悉对方最在意什么,ta 身上对自我认知的核心特质有哪些,哪些特质又是边缘的,我们就要从这些边缘特质入手,旁敲侧击给到对方反馈和建议,而不要激起 ta 强烈的防御反应。

用「故事」绕过防御机制

最后这个工具,也是我认为最好、最强大的工具,它适用于全人类:讲故事。

对方不听劝?把你的建议包裹进一个故事讲给他。

对方听不进批评?把你的反馈包裹进一个故事讲给他。

不是所有人的大脑前额叶都高度发达,我们需要承认,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感性动物,你不能强迫他们非常理性地思考 (reason)。

所以,只摆事实、讲道理、看数据,是冰冷的、无效的。

为什么讲故事会有效?

早在我们的第 15 封邮件《不要给我讲道理, 给我讲个故事吧》中就已经好好讲了讲 storytelling 的重要性,这里我们再补充一点神经科学的机制。

Emily 的团队对吸烟者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用「经颅直流电刺激 (tDCS)」 暂时干扰受试者的推理相关脑区,比如我们刚才提到的前额叶皮层,结果显示:

当给受试者呈现事实信息,比如吸烟 xx 年会增加肺癌风险 xx% 时,干扰推理脑区导致参与者难以处理信息,防御反应增强;而当给受试者呈现一个故事时,比如 John 吸烟 30 年后得肺癌时,即使推理脑区受干扰,参与者仍能有效处理信息,提出解决方案。

这个研究表明:故事依赖社交共情脑区,而非易受防御影响的推理区域。

故事,可以直接绕过心理屏障,渗透进大脑的共情脑区。

Emily 举了一个她在家管教自己两个孩子的例子。每当两个小孩为了一个玩具发生争抢,打得不可开交时,她就会拿出两个卡通人的名字来给他们讲故事,讲的故事就是模拟目前的状况。讲完故事之后,两个孩子就会平静下来。

故事,有一种「传送效应」(transportation),它能让我们沉浸体验故事的情境,与角色共情。

在听到故事的时候,我们瞬间可以切换到「非我」的角色中,看待当下的局面,这个时候,我们自身没有受到威胁,我们是安全的。

所以,当你下次想要给一个人一些建设性的反馈时,不妨给他说一个故事。

OK,以上就是本期的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最后,我们 Marcast 厂牌的线下活动「开始创作」还在报名中,我也会在活动现场做一个主题分享,9.27 号期待与你在杭州见面!

See you on Saturday.

关于 Beads

很多好东西,你都听不到。Beads 是一个专注分享国外优质播客内容的双语 newsletter,为你提取、总结、延伸那些 90% 的人听不到的、隐藏在声音里的一手信息、观点、知识、经验、趣味和审美,欢迎加入 2500+ 朋友一起拓展认知视野,北京时间每周一上午 8:00 发送。

成为 Beads 的年度会员,是支持我们最好的方式。

目前你可以通过以下 4 种方式订阅 Beads

  1. 通过 Beads 官网订阅,这是确保最佳阅读体验的唯一方式,费用为 $25/年,到期自动续费,订阅地址:https://beads.beehiiv.com/upgrade

  2. 通过 Beads 的 Substack 订阅:https://beads.substack.com

  3. 不方便使用外币信用卡支付的朋友,也可以通过国内的小报童平台订阅,费用为 ¥188/年,同时支持邮箱和微信端阅读,比官网更新滞后一周,到期需手动续费,订阅地址:https://xiaobot.net/p/beads

  4. 关注 Marcast 厂牌公众号,单篇付费阅读,通常比官网更新滞后一周

「付费订阅会员」除了收到我们每周的 newsletter 外,还可以解锁 Beads 往期所有内容的 Web 网页版的阅读权限,以及获得未来的新增权限;「免费订阅用户」每个月会收到至少 1 篇免费内容。

当然,付费订阅会员也可以随时取消。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请勿使用「QQ邮箱」订阅和支付会员费,我们使用的邮件平台对 QQ 邮箱有一些限制,所以无法订阅和支付成功,可以使用其他邮箱订阅和支付。

如果你在订阅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请直接给我们发邮件:[email protected] ,我们会及时回复你的邮件,帮你解答问题。

非常期待你成为 Beads 年度会员!

你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找到、关注我们的最新动态:

如果你也想开设自己的 newsletter,欢迎使用 beehiiv 平台。

说明:以防走失,除了上述 Beads 的各个社交账号,也欢迎你关注 Marcast 厂牌公众号收取 Beads 的动态。

See you everywhere!

*Beads is a proud member of Marcast.

Reply

or to participate.